All Posts By

cat428

  • 人生

    一週年紀念

    大概是一年前的現在,我頭也不回的倉皇逃離烏干達。Close of service conference在Kampala結束以後,第二天馬上直奔回Mbale的家和處理各種Peace Corps的文件。整個家空空蕩蕩的,就像剛來的時候一樣,大部分的東西在去會議的時候已經收拾好了,只剩下最後幾件傢俱已經賣掉等著朋友來拿,我的行李也已經打包放在門邊。 在Mbale的最後幾天,我的當地鄰居、朋友,熟的不熟的 […]…

  • MBA, MPP

    為什麼我要念公共政策和MBA雙學位

    離當初申請到現在不知不覺已經過了整整一年,既然要解釋為什麼要念雙學位,就需要從這兩個學位個別是什麼開始講起。 公共政策是什麼? 公共政策是個比較少台灣人念的學系,在台灣的大學裡面往往都被歸類在政治系公行組下面,如果說MBA是私部門的管理碩士,公共政策就是公部門的管理碩士了。課程的內容大致上是公部門的運作,如:政府預算、管理,或是政策分析,如:經濟政策、教育政策、國際發展政策之類的,課程的方向在不同 […]…

  • NGO, 國際援助, 社會創新

    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

    田野工作的第一步如何開始? 這是很多剛開始踏入社區,想要做一些事情的人的第一個疑問,不僅我被問過許多次,這也是我去烏干達之前在台灣做計畫的時候最想知道的問題。剛剛到一個新的社區,人生地不熟,自己誰都不是,也不是當地區民,想要做一些事,但是怎麼開始做呢?被丟到烏干達幾個月之後,我漸漸的悟出一個道理,就是先生活再說,問題和方法都是從生活中得來的。…

  • 台灣, 社會創新

    未來農村的生活風格

    現代的苗栗農村是什麼樣的生活風格? 從地方的風土細細培育、長出來的設計是什麼樣子呢? 南庄是座山城,但這裡的山並不特別高,卻很美,山嵐疊嶂,開車沿著河從頭份進去的景觀從農田到蜿蜒的山路森林,標示著生活和產業形態的轉變。與其說是座山中小城,南庄更像是一個出入口的角色,各種事物都在這裡交會,這裡連結著賽夏族與客家人、農民與生意人、當地人與觀光客、新與舊,時至今日仍不例外。…

  • 人生

    Quarter Life Crisis

    從烏干達回到台灣就像是從外太空回到地球一樣。「我花了三年才重新適應美國的生活」一個曾在瓜地馬拉工作的志工朋友這樣跟我說,「你回去之後可以參加免費的心理咨商三次」離開前Peace Corps的護士這樣跟我說,一副我回去會適應不良,得憂鬱症一樣。 「回到地球到底是多可怕?」我在往台灣的單程飛機上想著。如同來到烏干達第一天一樣,飛機飛在夕陽照耀下的維多利亞湖上,只是這一次我是永遠離開,再也不回來,就像乘 […]…

  • NGO, 社會創新, 非洲

    所以你說,你想做國際ngo的工作?

    開始寫這個網誌之後,很多人寫信跟我說他們也很希望做國際志工或國際NGO的工作,但是,到底是為什麼想做這些工作呢?是對國際關係有興趣,想在國外工作?還是希望從事NGO工作幫助別人,改變世界?抑或只是因為名片上印著USAID或UNDP看起來很酷?台灣人雖然常常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,但是外國的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,如果你只是希望幫助別人,其實並不用抱怨台灣國際處境艱難,無法在國際NGO工作,在台灣、甚至在 […]…

  • 國際援助, 非洲

    在非洲的女性

    雖然我是個女性,但不得不承認,我是個男生朋友比女生多,而且神經非常大條的人。在台灣的時候,我並不是那種處處覺得社會跟我作對的女性主義者,我甚至認為在21世紀的今天,女生也沒有互相取暖的必要,我也不會特別去看女人迷或woman-talk版上面那些對女生信心喊話的文章,當時的我覺得,許多被指控為性別歧視的行為或字句都只是女生自己心想太多,男生女生不一樣都是人嗎?幹嘛分這麼多。 「志工會因為膚色和性別的 […]…

  • 人生

    我們都白目過

    距離上次寫文章竟然是兩個多月前的事了,最近忙於申請學校,寫文章的扣打無情的被研究所的essay佔據,真抱歉。申請告一個段落,我終於可以回到以前的發文頻率。 上次回台灣的時候,我還記得那天深夜跟蕭安在捷運站口道別,不知道聊到什麼,我突然說:「我們當年真的蠻白目的,不過也很慶幸有那段時光,好險我們白目過。」…

  • 人生, 非洲

    生活是需要練習的

    好久好久沒有提筆寫東西了,從回台灣開始到回到烏干達,到現在,算算也總共兩個多月沒有寫任何東西,壓力太大、太多事情發生、太多事情要做,寫作這件事,真的需要好好的坐下來、細細地思考。 最近時常想起這個故事,那是小學五年級的某天下午,我一如往常的在學校旁的附幼打掃,幼稚園的老師站在一旁跟我聊天,她突然問我:「你們這個年紀有什麼煩惱嗎?」,我愣了一下,我已經忘記跟她說了什麼,大概是像是功課做不完之類的困擾 […]…

  • 人生, 非洲

    Second Chance

    我一直很討厭吃matooke(就是一坨黃色的香蕉澱粉主食),覺得有個討厭的味道、觸感又很奇怪,從第一天在烏干達開始我就很討厭這種東非的國民食物,我一直很困惑,怎麼會有人可以每天吃這麼難吃的東西而不厭倦,烏干達人竟然奉matooke為珍饈美饌,真心認為世界上沒有比這個更好吃的東西。 我朋友端給我一盤matooke上面還有一些牛肉,我坐在地上翻動這個這塊黃黃的東西,心裡想著,如果長兩個眼睛變成mini […]…